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 施秉县委书记肖俊到施秉县第一中学调研高中教育发展工作

施秉县委书记肖俊到施秉县第一中学调研高中教育发展工作

2016年08月04日 16:39:47 访问量:6503

为全面了解施秉县第一中学高中教育工作情况,有效推动全县教育工作跨越式发展,83日下午,县委书记肖俊,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双红,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刘昌文,副县长陈国胜,县政协副主席宋通敏一行带领县委办、政府办、教育、人事、财政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来到施秉县第一中学看望了我县在今年高考中取得全州文科第一名的张伟琳,送去县委、县政府对莘莘学子的祝福和厚望。同时,就施秉县第一中学高中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 

 

据悉,今年高考,我县再创历史佳绩,一本上线40人、二本上线267人,尤其是张伟琳同学在今年的高考中以总分682分荣膺全州文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突破了近年来在施秉县第一中学就读学生能够考取北大的历史。

肖书记一到施秉县第一中学,就立即召开座谈会,会议由副县长陈国胜主持。会上,与会领导听取了该校校长、教科局负责人关于施秉县第一中学近年来高中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认真聆听了施秉县第一中学2016年高考全州文科第一名张伟琳同学及其班主任肖祥银和该校2016年高三年级组组长潘开宝的发言,详细了解该校教育教学和在校学生学习情况;会上还听取了县人事、财政、建设、妇联、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就如何支持该校高中教育发展工作好的一些做法。

会上,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刘昌文指出施秉县第一中学的教师及其校班子成员精气神很足,干劲大,加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施秉高中教育的发展,该校的发展已经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时机。县政协副主席宋通敏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施秉县第一中学要加强学习发达地区的教育模式,努力做好高中教育人才引进和学校激励工作。

县长张双红代表县政府向施秉县第一中学2016年全州高考文科第一名张伟琳同学发放了5万元奖学金。他强调,教育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父母,从目前的高中教育发展形式来看,施秉县第一中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近年来,施秉县教育工作风生水起,施秉县示范幼儿园已成为省级示范园;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即将迎接国家认定;同时,高中教育实现了“井喷”式发展,得益于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学校用心办好教育。他要求,一是要对我县的教育现状清醒的认识。如何做好引进良好师资,管理好学校并打造出过硬的教师队伍有待加强。二是施秉教育办得风生水起的同时,也要办得红红火火,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三是加快推进教育各项工程进度,为教育的快速发展做好保障。

县委书记肖俊首先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施秉县第一中学广大教职工和2016年全州高考文科第一名张伟琳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希望张伟琳同学进入北京大学以后,继续刻苦学习知识,学到更多的本领,力争早日成为栋梁之才;希望张伟琳及该校毕业生不忘学校教育之情,不忘家乡养育之恩,将来有机会多多地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希望该校科学地总结成功经验,力争在明年高考中继续取得好成绩。当得知,施秉县第一中学进校成绩和出口成绩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很多进校成绩很差的学生,在施秉县第一中学学习后,如愿考上了重点大学。张伟琳同学以中考成绩排在全县80多名进校,通过在校学习和后天努力,取得了全州高考文科第一名后,他对施秉县第一中学近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努力是学生考入名校的前提。

肖书记指出,经济发展解决今天的问题,科学技术解决明天的问题,教育事业解决后天的问题。只有发展好教育,才能拥有希望和未来。他强调,施秉县要想实现高中教育的振兴崛起,就必须要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上下“功夫”。近年来,施秉县的文化底蕴深厚,老百姓对教育寄予的期望很大,对教育的关注度极高,有了人人关注教育的群众基础和社会环境,施秉籍的孩子连续三年摘取了州第一名的桂冠,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也不乏其人,施秉具备了良好的优秀学生资源。  

他要求,一是教科局、施秉县第一中学要加强和改进工作措施,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让本地优秀学生逐年回流,让远方学子慕名前来,真正实现“名校就在家乡,读书不去远方”。二是施秉县第一中学要打造出“学生的快乐岛”。以教学为本,育人为重,优质为首,特色为先,努力为贵,求实为真,用实际行动培育名师、培养名生、打造名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三是各学校校长要当好“学校的主心骨”,争做品德好、精神状态好、管理水平好、办学理念好、追求目标好的“五好”校长。四是广大教师要自觉增强履行职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育人为本,以奉献为荣,以耕耘为乐,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引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教育智慧的授业者。五是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教育、关心教育。六是全县各部门要以更加良好的状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开阔的视野,以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富教育为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勇于攻坚开拓进取,奋力开创施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摘自:****;

编辑:雷京佩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贵州省施秉县第一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贵州省施秉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贵州省施秉县第一中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